第129章 一废太子(3) (第1/2页)
老大偷偷摸摸的进了御帐,实际上,很多人都看见了。
但是,大家都在装糊涂。因为,傻子都知道,老大巴不得康熙废了太子,换他做储君。
老大在里边,待了很久,也不知道和康熙说了些啥?
胤禑故意没和老四站在一起,越是这种关键时刻,越不能惹来结党的联想。
第二天一早,康熙就召集了诸王大臣、所有皇子们,公开宣布说:“朕承太祖太宗世祖弘业……”途中几次哽咽停顿,悲伤的伏地大哭。
王公大臣们,赶紧把康熙扶了起来。
康熙接着又说:“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、与朕治平之天下、断不可以付此人。俟回京昭告于天地、宗庙、将胤礽废斥。朕前命直贝勒胤禔善护朕躬,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。胤禔秉性躁急愚顽,岂可立为皇太子?”
尘埃落定之后,胤禑并没有看太子,而一直暗中观察着老大的一举一动。
康熙公开说,即使废了太子,也不可能立老大为储君,等于是直接宣布了老大的出局。
啧啧,老大的脸色,变得一团漆黑。可想而知,他心里的沮丧和痛苦,根本无法用语言去形容。
很显然,康熙有所准备,便命侍卫把告天的文书,交给诸王和皇子们,依次传阅。
就在这时,一直跪地不起的太子胤礽,忽然挺直了腰杆子,大声说:“我的皇太子是皇父给的,皇父要废就废,免了告天罢。”
康熙气得浑身发抖,厉声让老四把太子带走。
“走就走。”太子还真是头倔驴,妥妥的宁折不弯。
老四没办法,只得亲自出面,请太子退下了。
当众废了太子之后,康熙也很有些累了,便宣布即日启程回京。
即将启程的当晚,老大也许是不死心,也许是还想挽救一下前途和命运,居然又鬼鬼祟祟的来找康熙。
老大进了御帐之后,过了好一会儿,梁九功忽然出来,叫胤禑进去。
胤禑进帐的时候,见老大捂着脸,垂头傻站在一旁。
康熙冷冷吩咐胤禑说:“十八阿哥总不肯睡觉,你去给他讲讲三国演义。”
“嗻。”
起初,胤禑心想,都这个节骨眼上了,康熙还有心思管老十八睡不睡觉?
紧接着,胤禑就意识到了,康熙只怕是担心变生肘腋吧?
后帐之中,老十八果然拥被而坐,正等着胤禑来讲故事。
胤禑哄老十八睡觉,那可是行家里手了。
只见,胤禑搂着老十八共睡一枕,单手轻抚着他的背,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述曹丕篡汉,三辞三让的故事。
结果,故事只讲了一半,老十八就已酣然入睡!
后帐禁地,不宜久留,胤禑赶紧下榻出去了。
前帐内,老大还捂着脸,表情显得格外的委屈。
胤禑心里有数,老大恐怕一直想不明白,康熙为啥会扇他吧?
“回汗阿玛,十八弟已经睡了,臣儿告退!”胤禑真不想在台风眼内久待,免得沾惹了火星。
非常时期,胤禑的态度很明确,只要康熙不明确吩咐下来,所有暗示都是放屁。
“哦,这么快就哄睡了?”康熙皱紧眉头,追问胤禑。
胤禑低着头说:“回汗阿玛,十八弟喜欢有人抚着背的讲故事,每到这种时候,就睡得特别快。”
康熙抬眼,仔细的审视着胤禑的神态,惟恐放过了蛛丝马迹。
胤禑没有任何私心杂念,他自然不怕康熙盯着死看。
“大阿哥说:胤礽所行,卑污失人心,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,后必大贵,今欲诛胤礽,不必自出皇父之手。”康熙沉吟了良久,终于发了问,“你怎么看?”
胤禑其实也很理解康熙的惊惧之心。
老十九病死了,太子却没有丝毫的忧伤之心,康熙惊恐的发觉,太子竟是这样的没有人性!
除了太子之外,老大更是丧心病狂的提出了,替父杀弟的荒谬建议,何其残忍?何其可怕?
康熙现在最忧虑的不是太子和老大,而是,害怕皇子里边,竟无一个忠臣!
“回汗阿玛,若是家中庶长兄犯错,似应召集族内中正之士,集议之!”
胤禑和老大有旧怨,康熙也是早就知道的。
正因如此,胤禑故意避开了正面抨击老大,委婉的建议康熙找老四、老五、老七和老十二等不结党的皇子,对老大进行集体批判。
“朕问的是你,明白回奏!”康熙也很了解胤禑的脾气,若不逼紧点,肯定就溜了。
既然上升到了君臣奏对的高度,胤禑自然要痛打老大这条落水狗了!
“回汗阿玛,似直贝勒此等无情无义、心比蛇蝎、不忠不孝、猪狗不如的畜生,臣儿从此羞与为伍!”胤禑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子,把和老大的公开决裂,渲染得无比坚定。
还没等康熙说话,胤禑又扯住罩褂下的内衫,双手猛一用力,“嘶啦。”一声,撕成了两半,扔在了地上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