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乘妙法莲华经 > 第26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26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26集《妙法莲华经》 (第2/2页)

所以说,佛陀的方便门,既要满足现前众生的需求,又要把他带到究竟成佛,这个就是所谓的既要为实施权,又要开权显实。
  
  癸三、举五浊释权
  
  舍利弗!诸佛出于五浊恶世,所谓劫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见浊、命浊。如是,舍利弗!劫浊乱时,众生垢重,悭贪嫉妬,成就诸不善根故,诸佛以方便力,于一佛乘,分别说三。
  
  这讲到方便门,还要考虑佛陀出世的环境。如果佛陀出生在净土,他的方便门就不要那么多,比方说西方极乐世界。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二乘法,所谓的“大乘善根界,等无讥嫌名,女人及根缺,二乘种不生”。你到极乐世界,享受这么多的身心快乐,你还会追求涅槃寂静吗?不可能。你享受过那么大的功德庄严,你还会追求涅槃寂静吗?那是因为我们凡夫一天到晚在娑婆世界受尽了折磨,才会追求涅槃寂静。
  
  所以诸位!法门的开合是:众生环境越恶劣,那一尊佛出世的时候,他不但是三乘,他连人天乘都要开下去。就是,众生的障碍痛苦越多,这一尊佛出世的时候,他的标准越要不断地往下降。不要说三乘,你愿意修慈善事业,佛陀也欢迎。就这样子的。
  
 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?为什么阿弥陀佛在他的国土只讲大乘,而不讲四谛十二因缘呢?我们看看为什么。
  
  舍利弗!当诸佛出现在五浊恶世这种环境当中的时候,会讲三乘的法门,因为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。什么叫五浊恶世呢?
  
  第一个,劫浊。劫浊是一个总相,五浊的总相。这个劫就是时间。人寿从十岁到八万四千岁叫增劫,从八万四千再进入减劫,从八万四千岁一直减到两万岁以后就正式进入了劫浊,就是五浊恶世的开始。那个时候整个社会会出现三种灾难:第一个,刀兵。就是在人寿两万岁之前人跟人不打仗的。劫浊开始有刀兵劫。第二个,开始生病,有疾病。第三个,有饥馑。谷物就开始歉收了。这就是进入了劫浊。这是一个总相。
  
  第二个,烦恼浊。进入了五浊恶世,两万岁以下,烦恼开始活动了。两万岁以前,人跟人之间和平相处,也不会贪,地上有个什么宝物人家也不捡的。劫浊开始有贪欲、烦恼了。
  
  第三个,众生浊。众生的色身果报就羸弱了,不堪修行了。你看佛在世的时候,那些比丘很多都没有茅棚住的,晚上就坐在树下。你现在晚上坐树下试试看,你明天就生病了!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,果报体有差了。
  
  第四个,见浊。见浊就是知见。这个五浊恶世的特色,特别是我见,个人主义抬头,我执我见特别重。
  
  第五个,命浊。就是寿命短暂。你已经没有办法长时间修行了。所以到了五浊恶世,净土宗就变成非常重要了,因为我们没有长时间的寿命来修行了。
  
  “如是,舍利弗!”在五浊恶世动乱的时代,“众生垢重”,他的身心变得很粗重,内心有贪瞋的烦恼。因为五浊恶世,这个我执一重,自我意识抬头,他这个有所得心就重。他得的时候就贪爱,失去就嫉妒。这个我执我见是所有烦恼的根本。一个人,判断他烦恼轻薄,看他我执重不重。我执一旦重,他贪瞋的烦恼活动就重,就“成就诸不善根”。如果只有烦恼,我们只叫不善、恶念;但是这个烦恼又加上我执了以后,那就是根,因为它会辗转相续。就像树,它有根以后,就慢慢地扩大,除非你把它调伏。善根也是一样,它会不断地辗转相续。但是善根是要加上愿力,它才会辗转相续。
  
  “诸佛以方便力,于一佛乘,分别说三。”在这种环境之下,一佛乘就不够用了,他必须要把它开出三乘,满足众生在五浊恶世的需求。也就是说,佛陀施设法门就考虑两个重点了。蕅益大师说,这个方便门,第一个考虑善根的厚薄,第二个考虑障碍的轻重。蕅益大师用四种来说明这个法门是怎么设计的。
  
  第一个,假设你善根强。善根强,就是大乘善根强,有两种情况:第一种,根利障轻。你过去生善根强,而你本身烦恼、邪见、我见也轻,那你就会生在十方的净土,而且直接听闻大乘法门。就是你这个人善根强,烦恼障、知见障也轻,就直接生长在净土,顿闻大乘法门。第二种,如果你善根强,但是你的烦恼也重,那么你就生长在五浊恶世,但是你会听到《华严经》的法门,就是初闻大乘。这个时候,因为你善根强,它不障碍听闻佛法,烦恼不能障碍善根。所以善根强就有两种情况:如果是障轻,在净土;障重,在五浊恶世。这是善根强。
  
  第二个,如果你善根弱。善根弱也是两种情况:如果你善根弱、遮障重,那你就在五浊恶世听闻三乘的法门,先破障。佛陀先讲无常无我,破障。那如果你善根弱、遮障轻,你就到他方净土学三乘法门。
  
  蕅益大师讲完这四种情况以后,他的结论:不论有障无障,贵在有根有乘。其实一个人的成败,障碍还不重要,关键是你要有善根。如果你没有善根,你就会招感佛陀的法没办法跟你相应!你可能就当面错过。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,你的心中都没有佛法的法门进去。就算你这个人学外道,你的烦恼很轻,但是你长时间没有法门的摄受,你迟早会堕落。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到重点,就是不管你有障无障,贵在有善根有乘,有法门的摄受。
  
  癸四、拣伪教敦信
  
  舍利弗!若我弟子,自谓阿罗汉、辟支佛者,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,此非佛弟子、非阿罗汉、非辟支佛。
  
  又舍利弗!是诸比丘、比丘尼,自谓已得阿罗汉,是最后身,究竟涅槃,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。所以者何?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,若不信此法,无有是处。
  
  除佛灭度后,现前无佛。所以者何?佛灭度后,如是等经,受持读诵解义者,是人难得;若遇余佛,于此法中,便得决了。
  
  这个地方,佛陀讲完权实不二的思想以后,要判断修行的邪正真伪。
  
  他说,舍利弗!假设是我灭度以后,不管是像法还是末法的弟子,自己声称他证得阿罗汉,或者证得辟支佛果,但是他没有从他人听闻或自己也不觉知“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”,此不是真正的佛弟子、真正的阿罗汉、真正的辟支佛。也就是说,他如果证得阿罗汉,却不知道所有的法门都可以成佛,而以为这个法门只是成就阿罗汉、只是成就辟支佛,那他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。当然有例外,后面会说的。
  
  为什么呢?“舍利弗!是诸比丘、比丘尼”,如果自己说已经成就阿罗汉,“是最后身,究竟涅槃”,而不再追求无上菩提,那么这个人绝对没有证得阿罗汉,是增上慢人,他还是个凡夫。他把初禅误为初果,把四禅误为四果。所以者何?“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”,而不相信一切法都是成佛之道,“无有是处”!因为佛佛道同。
  
  除非佛陀灭度以后,现前没有佛陀出世说法。佛陀没有说法,那么大家就随便找一本经看,你看你的书,我看我的书。佛陀也不可能开权显实,因为佛陀不在了,而他刚好也没看到《法华经》。他所有经都看了,《法华经》这本经没看,有可能!他只看到方便门,但是他没有看到示真实相,他不知道这个法门其实是通往佛道的,他就不知道。“所以者何?佛灭度后,如是等经,受持读诵解义者,是人难得。”就算他今生不知道,他如果来生到了他方净土,遇到其他的佛,佛陀也一定会跟他说《法华经》的,知道“唯有一佛乘,无二亦无三”。
  
  这地方我们谈谈阿罗汉为什么一定会知道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之道。
  
  第一个,在他生命还在的时候,阿罗汉已经能有内观的智慧。他不像我们凡夫一天到晚打妄想,他有我空的智慧。他在内观观进去的时候,他会知道他的心有微细的法执在波动,尤其是他入了灭尽定以后,他知道他自己有所不足,所以他根本没有资格叫无生。他没有资格叫无生,他还有生灭相,他自己会知道。
  
  所以,他一定会跟佛陀请问,为什么会这样子?你明明告诉我说,我是无学位,为什么我心中还有微细的烦恼?他向佛陀请示,佛陀一定为他开权显实,说,我前面是引导你的,你现在只要换一个心态,你用清净心、菩提愿,再回去修四谛十二因缘,再试试看。哦,烦恼就没有了!不是法门的问题。佛陀这是两阶段:先让他证得我空,再证法空。
  
  就是说,如果是一个现世的阿罗汉,还没有往生之前,他生长在佛世,蕅益大师说,他靠自己的内观智慧,他会知道自己有所不足。阿罗汉只要发生问题,他一定会向佛陀请示,这是第一个。
  
  第二个,如果他不幸,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,佛陀不在了、灭度了,而他以前跟佛陀学的都是阿含经。他没有看过《法华经》,而佛陀也不在了,也没有菩萨跟他说,那么这个人怎么办呢?
  
  这个人他一入定以后,他也看到他心在波动,他心中一定是心生疑悔:怎么会这样子?我心中怎么还有烦恼,还有微细烦恼?所谓的“俱生犹自现缠眠”,他有微细的烦恼在活动。
  
  这个人他死了以后,他以为生涅槃了,其实不是。他会主动地往生到他方佛土去,有佛教化的地方,生在方便有余土。到了十方佛土以后,佛陀会把他不足的地方,跟他讲《法华经》帮他补足。
  
  所以结论,没有一个人永远待在阿罗汉的位置,没有一个人。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的。
  
  你说,那这样子,如果这个人他入定的时候观察有问题,佛不在了,他要入灭了,那这个人就完了;阿罗汉他一进去涅槃,那可是不出来的,他没有愿力,他不像菩萨是“以大智故不住生死,以大悲故不住涅槃”,他可是踏踏实实想要进涅槃的!那他怎么出来呢?其实他没到涅槃去,他到十方诸佛的方便有余土去了。那个涅槃是一个假名字。“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。”这个就是佛陀的设计,佛陀说法是这样设计的。
  
  癸五、佛言无虚妄
  
  舍利弗!汝等当一心信解、受持佛语。诸佛如来,言无虚妄,无有余乘,唯一佛乘。
  
  佛陀讲完为实施权、开权显实以后,佛陀再强调信心的重要:“汝等当一心信解、受持佛语。”对前面的为实施权、开权显实,你要相信佛陀说的话。十方诸佛说的话是“言无虚妄”,根本没有所谓的三乘、二乘,那是就着一时的因缘,可能会产生三乘、二乘的效果。但是你把时间拉长,所有法的力量都是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,那就是成佛之道。所以,你早点把心态准备好,这个法门就会开启一个成佛之道。
  
  我们总结一下。前面是谈佛陀的设计。佛陀是怎么设计?那当然佛陀煞费苦心,佛陀又要满足我们的需求,又要把这个法拉到成佛,是很难的。从凡夫角度来说,我们看到《法华经》佛陀这样设计,我们成佛之道有三个阶段:第一个,开始于因缘;第二个,会归于心性;第三个,圆满于菩提。
  
  我们先解释一下,为什么开始于因缘?每一个人开始学佛,他没有选择性,都是因缘。就是这个人过去生跟什么有缘。所以你第一个遇到的法门……可能你现在已经不在这个团体了,也可能离开了这个法,你现在转到其他的因缘,但是你第一个法一定是因缘招感的。每一个人都是颠倒妄想学佛的,而那个引导你去碰到这个团体、碰到这个法门的,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:因缘力故。过去生跟你有缘!那没关系,这不重要。
  
  重要的是第二阶段,你怎么样把这个法门会归心性。这关键了,让你真实地安住。否则,这个法门操作起来,你只是活在因缘的信仰、过去的一点道心,你迟早会进入困境的。所以你一定要把它生起理观的智慧,就是《法华经》所说的,你一开始遇到的是一个念佛法门、遇到的是一个持戒法门,或其他什么法门,都没有关系,那是你过去的因缘。你过去的因缘遇到以后,你如果没有理观的智慧来开展它,那你就陷入了法门的限制了。如果你今天没有理观的智慧,那就是法门在带动你,不是你在带动法门,那你就会塑造成布施的相貌、持戒的相貌、念佛的相貌。如果你今天是理观来带动法门,那就不一样了,那叫一个菩提的相貌。你只有一个相貌,不管你修什么法门,都是成就佛道。所以佛法就是这样子了,起初的修行是来自于因缘;中间来自于理观;你有理观以后,你就能够趋向佛道。
  
  所以你不要再抱怨你修什么法门是什么问题了。同样一句佛号,有人会把这个佛号念到生天,有些人会把佛号念到三恶道去,有些人把佛号念到极乐世界还继续成佛。关键不是那一辆车子有多好,关键是车子前面那一头牛是不是进入状况了。那个牛有问题,不是车子有问题,就是《法华经》说的。当然,你今天如果遇到的不是佛法,那另当别论了。我们说的一切法都是成佛之道,是某一尊佛出世以后说的法才算。如果你今天是学外道,那就不是成佛之道,那我们就不敢讲了。你这个法是佛陀亲口说的,只要你的理观到位,这个法一定可以让你成佛,一定的!不管你修什么法,因为它一开始设计就是通往佛道的。
  
  当然,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,那可能会“近果说差别”,可能会落入一种差别的因缘。但是也没关系,你一定会遇到其他诸佛,他会把这个事情讲清楚,让你的心态不断改变,然后再往前走。如果你早点准备好,那这个法门就没有什么差不差别,就直趣佛道。这个就是《法华经》的思想。
  
  所以我们现在第一次看到,哦,佛陀的心意,佛陀是这样设计法门的!那我们是怎么操作的?
  
  《法华经》中佛陀已经把这个法是怎么设计的讲清楚了,是这样来的,这是开权显实。不像以前的经典,佛陀说,你不要想这么多,你就听我的,你就好好修四谛,他就修十二因缘了,他修六度。所以,我们以前修这个法门,我们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现在才知道,哦,原来是“先以欲钩牵,再令入佛智”!佛陀知道你众生有什么欲望、有什么需求、修这个法门你容易上手。
  
  一开始是因缘而上路,但是上去以后,最后的成败在观照。如果后半段观照没有生起来,那你就活在因缘,就落入方便,对你来说就是方便门,就没有真实相这件事情。就是说,如果你没有理观的智慧,那所有的法门对你来说都是方便门。这个法门对你的加持力就有限了,那个真实相就开显不出来。
  
  这样讲会不会有点深?有没有听得懂?开始在因缘,会归在理观,成就在佛道,就是三句话,你就知道这个法门是怎么回事。
  
  这个地方要想一想,这个是很关键。就是说,你懂这个道理,再去操作法门,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。佛陀原始设计是怎么回事,你就很清楚了,你就不只是盲目地“佛陀叫我这样做,我就这样做”了,你知道这个来龙去脉。而且不是释迦牟尼佛这样子,你来生遇到十方诸佛,他也是这样设计的:也是先满足你的需求,为实施权;最后你上路以后,那就不是需求,那就是理观了,各凭本事了。
  
  同样一个法门,你会因为因缘而上路,但是你真正的成败就在你用什么知见。你今天用声闻的知见去念佛,你信不信,这个佛号就带你到涅槃寂静,没有带你到极乐世界。但是你在涅槃寂静的时候,会有一种力量告诉你,你要从涅槃出来,因为阿弥陀佛的佛号不是这样设计的。所以,只是说近果会产生差别,但是佛号会引导你从涅槃出来,会跟阿弥陀佛结缘,会听阿弥陀佛开示,再往前走。如果你今天有理观,你就会缩短很多的距离,你中间就不要太多休息站了。所以就是说,成佛之道,有很多人拉得很长。同样一句佛号,而有些人这个成佛之道、往生之道却拉得很长,因为你没有理观的智慧嘛!阿弥陀佛的佛号比你还着急:我有这么多功德,你都不会开显!你这没有密码,输入错误,是吧?
  
 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,当你的知见提升了,诸位!你所修的一切法门全部提升了,“诸法无性,尽随心转。”你不要怕法门跟不上你。我跟你讲一句实在话,你的心水平到哪里,它的法门会自动提升到那个跟你相应的地方。“法性量等虚空,众生发心自小!”所以你不要管法门,说:哦,我现在水平升高了,这个佛号是不是不够用了?不会有这种事情,你放心,够你用的。你的心是菩提心,是一心三观,这个佛号绝对不会仅仅让你往生而已。到了往生以后,它会快速地带你从初地到二地、三地……到十地。当然,你也可以说是弥陀本愿的摄受,但是你要把它开启,就是蕅益大师说的,你要跟它感应才算。你要不会操作,你的水平老是想到你快乐的问题,那阿弥陀佛也没办法,他只能给你快乐了。
  
  所以,关键是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。刚开始学佛来自于因缘,但是你老是活在因缘,那你就完了。你老是要糖果吃!刚开始从因缘上路,但是你的理观智慧一生起,法门就各凭本事了。你是凡夫的知见,法门就给你凡夫的快乐;你是往生的知见,这个佛号就给你往生的功德;你是成佛的知见,佛号就给你成佛的功德。这个就是开权显实。“诸法无性,尽随心转。”你不要管法门够不够用,你只要提升你的智慧水平,法门会配合你的。这个就是开权显实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