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集《妙法莲华经》 (第2/2页)
第三个。
若说法者,在空闲处,我时广遣天龙、鬼神、乾闼婆、阿修罗等,听其说法。
这个是遣八部,就这种天龙八部的护法。你在一个偏僻的空闲处说法,佛陀私底下用派遣(他不是秘密变现,不是用神通,这实际上是天龙八部),派遣天龙八部来听你说法,更重要的是来为你护法。
看第四。
我虽在异国,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。
能够在佛陀加持之下见到佛陀的色身。虽在异国,佛灭度以后到他方国土教化众生,但是只要你能够具足弘经三轨来说法,佛陀会让你在特殊的因缘见到他的应身。像智者大师在诵《法华经》的时候,他见到自己在灵山会上,见到释迦牟尼佛说法,就是这五种利益其中一个,见佛身。
看第五个。
若于此经忘失句读,我还为说,令得具足。
这个地方讲到与总持。这个说法者如果忘失了文句,在佛陀加持之下,能够使令他忆念不失。
不过,这五种利益,蕅益大师解释说,如果是初心菩萨,有两种情况是不能让你看到的:一个是化人,像天龙八部,佛陀会不让你看到天龙八部;第二个,佛身也不可以让你看到。就是说,冥冥当中佛陀有没有去?有去加持你。天龙八部有没有去?有去加持你。但是不可令见。为什么呢?因为初心菩萨看到佛陀、看到天龙八部,容易心生高慢而妨损道业,对你产生伤害,所以这两个是有去摄受加持,但是不让你见到。这蕅益大师作补充。
己二、重颂分三:庚一、总劝;庚二、正文;庚三、结劝
前面是长行,这以下重颂。重颂分成三科。
庚一、总劝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欲舍诸懈怠应当听此经
是经难得闻信受者亦难
“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欲舍诸懈怠,应当听此经。”如果你想要快速地消除业障,成就广大的功德,想要在修行当中走捷径,你只有一个方法,就是听《法华经》,掌握一佛乘的思想,把内观真如、外修三乘的思想掌握起来。
但是这样子有一个问题,“是经难得闻,信受者亦难”。这《法华经》很难听到,听到以后你也很难信解。就是说,我们每一个人有无量的烦恼,有无量的业障,又缺乏功德,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快速地破除障碍,快速地成就广大的功德,有没有捷径?有!所以佛陀讲近跟远是有差别的。
但是学《法华经》有两大障碍:
第一个,难得听闻。因为《法华经》佛陀不会随便宣说,佛陀会恒顺众生,开出因缘所生法,让你有所追求,而不是让你马上回光返照,所以《法华经》很难听到。
第二个,你听到以后难得信受。因为《法华经》的内观思想,严重地违背我们凡夫的思考模式,严重地违背!我们一路走来都是追求,学佛以后也是追求,只是追求的目标不一样。以前追求五欲,现在追求福报、追求寂静、追求功德,还是追求。听到《法华经》说莫向外求,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产生很大纠结的,所以难得信受。
所以学习《法华经》你要突破两种障碍:第一个,你要有幸得到人身,又有幸听到《法华经》的住世。这第一个。第二个,你的善根力要够,你才可以去接受,信解接受。这两种。
庚二、正文分二:辛一、颂约果叹;辛二、颂示方轨
辛一、颂约果叹分二:壬一、颂立喻;壬二、颂合法
从果地的功德的浅深来赞叹,这个地方又分两科。
壬一、颂立喻
看譬喻。
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
犹见干燥土知去水尚远
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
我们修学佛法,就像一个口渴的人去追求水分一样,刚开始怎么样?“穿凿于高原。”在末法时代求法水,不是在低洼的地方那么容易,是在高山的平原当中。所以,我们一开始可能接触到因缘所生法。这个《阿含经》其实包括了声闻法,也包括了人天法。所以我们一开始追求的法是什么?是一个干燥的土,或者人天果报,或者小乘的空性。这个时候“去水尚远”,对于整个佛陀的中道的法水是尚远。慢慢地我们接触到方等经、般若经以后,得到的是湿土,这个水分慢慢增加了,最后变成湿泥,那“决定知近水”。
蕅益大师解释这一段,他在重颂说,我们所有的智慧,刚开始生起,叫做依教起观。佛法的智慧,没有一个是从生命经验得到的,生命经验只会让你打妄想。依教起观,就是依止这个教法去帮助你产生观照。
当然,不同的教法产生不同的观照,比方说你一开始学的就是因缘的教法,就产生因缘的观照,从因缘当中产生般若经、方等经空性的教法;到最后《法华经》,入一心实相。你一开始是从文字上去读诵、观照,突然间有一天,你未来的生命当中一念的相应,啪!光明出现了,你不需要教法了。就是你会从泥巴的水里面变成纯水了,就是不需要文字了。
就是说,我们现在需不需要文字?当然需要文字。我们需要透过文字相的读、诵、书写、为人演说,就是从文字相里面慢慢慢慢去得到水分。但是你到初地以后,不需要文字相了,你不用诵经了,叫弟子心中常生智慧,就是蕅益大师说的,“真见佛性,所发真慧,不复依文”,不需要文字相了。但初学者你这个泥土是不可以分开的,还是要文字来读诵。
壬二、颂合法
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
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
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
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
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
前面的泥土跟水的关系,是譬喻什么?譬喻说,“药王汝当知,如是诸人等”,这个三乘的弟子,如果没有听《法华经》,那就是活在一种权法的单向的功德的修学。那么你不管怎么修,“去佛智甚远”。你只是在追求果报,而不是追求无上菩提。
但是你听完《法华经》以后,能够产生内观,还有文字的熏习,建立清净心、菩提愿,你能够“决了声闻法”,其实也包括决了三乘法,你会知道三乘的教法都是佛陀施设的方便,他的目的都是帮你开显真如本性的。因为《法华经》的特色,“是诸经之王”。这个王很重要,这个王就是怎么样?它统摄一切的佛法。
所以我们听闻以后,如理地思惟,“当知此人等,近于佛智慧”。一个人学《法华经》,我们说过,它会把你过去生所修的所有法门都统摄起来,它就像一个人有国王一样,能够摄持所有的法门。它从一心而摄持万法;如果你没有建立一心,你每一个法之间是零零散散的,都是单一的,你没办法整合,所以就是“去佛智甚远”。
辛二、颂示方轨分二:壬一、正明方法;壬二、颂明五利益
这个地方两科。先看第一科的“正明方法”。
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
着于如来衣而坐如来座
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
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
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
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
加刀杖瓦石念佛故应忍
一个凡位菩萨,你发心在末法时代弘扬《法华经》,你要小心!因为凡夫的有所得心这个法执特别重,所以你会遇到很多的障碍。那怎么办呢?入如来室,着如来衣,坐如来座,你这样子才能够“处众无所畏”。你自己先不要管外境,先把内心给安稳起来,才能够平等地广泛来宣说。
那么什么叫如来室呢?大慈悲为室。什么叫衣服呢?柔和忍辱衣。什么是法座呢?以诸法空为座,清净心为座。这个就是你说法的一个三轨。
但是,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虽然我们修忍辱,这个过程当中有人恶口骂詈,这个还可以接受,但如果他用刀杖瓦石,产生生命的严重伤害,怎么办呢?
“念佛故应忍。”所以说,你这个判断,就是如果他对你的伤害可能还不太严重,那你就修忍辱;如果这个伤害很严重,你不是只有修忍辱,你还得念佛,求佛力加被,因为佛陀有保证。就是说,你只要安住这个弘经三轨,佛陀保证你的安全,他有发这个愿。所以如果是微小的障碍你忍辱就过了,如果是重大的伤害,除了忍辱,加一个念佛,忆念佛陀的圣号来破障,念佛破障。
壬二、颂明五利益
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
于无量亿劫为众生说法
这段是个总标。就是释迦牟尼佛在未来世当中,他会在千万亿个国土当中,现出八相成道的应化身。他同时会在无量劫当中为众生说法,来摄持这个弘扬《法华经》的人。就是说,佛陀发愿未来做两件事:第一个,应化身到十方世界;第二个,所有人,只要能够弘扬《法华经》,你就是佛陀的使者,你是承办佛陀的事业。因为佛陀的事业就是要播下佛种,而你正是替佛陀播佛种,所以佛陀必须保障你的安全,他同时在冥冥当中加持你。这是佛陀第一个总标。
这以下就个别说明五种利益。先看第一个。
若我灭度后能说此经者
我遣化四众比丘比丘尼
及清信士女供养于法师
这个是遣化四众。他用神通所变化的四众弟子,来听法,来供养法师。这第一个,遣化四众。
看第二个,遣化人,来集众。
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
若人欲加恶刀杖及瓦石
则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
佛陀遣化人来帮大家集合大众。如果有伤害的情况,这个化人还可以做一个保护的功能。这是遣四众跟遣化人。这两个人都不是一般的正常人,是佛陀神通变化的。
看第三个,与总持。
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
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
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
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
这个人如果在说法当中有所忘失,佛陀会以清净光明身来加持你,使令你忘失的章句能够通畅顺利。这是与总持。
看第四个,见佛身。
若人具是德或为四众说
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
如果这个人他具足弘经三轨的功德来为四众说法,或者是在寂静处来读诵经典,皆得见佛身。
这个地方我们一再强调,见佛身有两种:一个是明见。那一般来说是要到外凡的五品,圆五品的,像智者大师,圆五品以上,佛陀才会让你见到他的清净光明身。其实圆教外凡是圆五品,就像智者大师,是明见。我们是外凡以外的,叫圆教名字位,只能叫冥持。冥持,佛陀不让你见到,但是暗中加持。这个叫见佛身,有明见跟冥持。
看第五个,遣八部。
若人在空闲我遣天龙王
夜叉鬼神等为作听法众
是人乐说法分别无挂碍
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
佛陀遣八部鬼神来作听法的法众,使令这个人在说法当中能够分别没有挂碍,而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,而使令大众听了以后欢喜信受。
所以,这个《法华经》很不一般!一般的经典佛陀是嘱付菩萨,只有《法华经》是佛陀亲自护念。因为,如果你今天为你的同参道友简单讲会权入实……比如你今天告诉你的同参道友,念佛你不能只是注意在佛号,你不能只是单单靠外力的佛力来摄受,你自己要有心态准备。就是,你的心可以先调整一下,让它跟佛陀的心是相随顺的,这个时候的佛号才有办法去感应道交的,而不是你的心是close。你把心关起来,那佛陀怎么进来?佛陀的心叫做清净心、菩提愿,我们的心是一种妄想执著,这个心心怎么相应?心心怎么感应道交?……你今天讲这个观念,刚好是佛陀要做的事情,你叫做佛陀的使者。就是说,作为佛陀他也不可能经常住世,那总是要有一些人来帮他做这件事情,就是开权显实,会三归一。那你做这件事情等于是,佛陀本来要做,但是他实在是忙不过来,你替他做。所以佛陀给你这五种保证:不管我再怎么忙,在十方世界,我一定会保证你这五种利益,加持你,摄受你。就这个意思。
这个地方讲弘经的功德。
庚三、结劝
这以下做个结劝,把真如本性的修学作一个结劝。
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
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
如果是你能够亲近这个法师(这个法师是指的是前面的具足弘经三轨,具足清净心、菩提愿跟忍辱力的法师),那么“速得菩萨道”。因为你亲近法师,他就会跟你讲一些《法华经》的思想,知道心法妙、佛法妙、众生法妙,怎么样从众生的心先调整为佛陀的心,然后再去修其他的法门,这是一个成佛的捷径。透过开示,你能够快速地成就菩萨道。如果你能够跟这个法师学整部的《法华经》,那你未来就决定可以破无明、证法身,往生十方净土了。这是讲到片段的修学跟整部修学的功德。
这个是流通分的第一品,所以它必须把整个功德跟修持的法门作一个大纲的说明。讲到,反正你就是两种,一个自利,一个利他。你说《法华经》怎么修?自利,就是五种法师;利他,就是弘经三轨。
诸位!你坐在这里,大概都不是老参。老参听个几堂课以后,大概就默默地离开了,因为他也很难接受这种内观真如的思想。他可能会追求一个单一的法门,今生成就一个单一的果报就可以了。所以,你今天会一直听到这里,可能你的大乘善根不是一般的善根,会坚持到现在。
我们一般人,我们初学者当然就是看谁修权法,你喜欢持戒,他喜欢布施,这个人喜欢修忍辱,修苦行,各种各样。但是晚年的时候,诸位!那就靠你的智慧的观照。因为你所有的权法都有限,你修到这个时候,你会的法门跟别人其实差不了多少,好也好不到哪里去,坏也坏不到哪里去,除非你有重大过失。所以,到了晚年,成败关键就在于你的心理素质了,你有没有可能把你今生的法门做一个整合而发挥到最大的效果。所以,建立你的内观的智慧是个成败关键了。
但这个地方有个问题,佛陀一再强调很难信难解。说实在,我们长时间接受因缘所生法,突然间要从有所得的思想变成内观,这个思想的改变不容易。那么你怎么办呢?
你先接受它,信解、随顺。我相信佛陀说这个观念是对的!当然你还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,你只要离开佛堂大概就是开始攀缘了,好一点就攀缘佛法,攀缘布施——我怎么样去布施、怎么去持戒、怎么去修功德。但是起码你怎么样呢?你留一点时间让你自己读诵。就是说,你会让你自己的信解增长,只有一个方法,你要用文字相,没有其他方法。
因缘所生法的好处就是,你从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去印证。诸法无我,你可以印证。生命是不可掌控,你从你的人生当中也可以去印证这个观念是对的。但是,内观真如,你日常生活当中没办法印证,这是不思议境,你没办法印证。你只有一个方法,用恭敬心读诵《法华经》,靠佛陀的清净法界的等流正法来熏习带动。你只有这个方法,没有其他选择。但是这个法门建立起来,对你的影响叫做生生世世的影响,这是根本,就是回家是根本。在回家的过程当中,打工一天算一天,那这个是枝末了。从佛陀的角度,你一个凡夫,你打工能够赚到的有限。所以你看《法华经》佛陀就看很清楚了,以大富长者的眼光。虽然我们觉得自己很不错了,你看我为佛教做那么多事情,做义工,办很多的法会。对!是不错!但是你想想看,从佛陀的眼光来看我们,那你就是乞丐去打工,赚一天的工资。
那怎么办呢?
权法妙,实法妙。佛号要念,拜忏要拜,但是要回家。那回家的方法,最好就是每一天抽一点时间出来诵《法华经》。我们学苑现在已经请了一个专业的法师,开始在诵《法华经》了。过一段时间我们诵完,我们那个《法华经》的读诵本,版本弄好以后我们会贴在官网。大家可以下载,跟着我们那个(它有配合梵呗音乐)慢慢地一天诵一品,慢慢慢慢,就是把回家(根本、内观),跟打工(权法)整合起来。
这个,等于是把前面的理论落实到我们的身口意的修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