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一七九 日本维新社 (第2/2页)
不光大久保,后藤信纲听闻这话,也是肃然起敬。
虽然这没有解释大久保问的那个问题,但是至少有一样,大久保不敢再认为所谓的术是低级的。
“受教了,木户先生。”大久保起身行礼,继而问道:“我莽撞行事,搞成了这个样子,回去后,自当去书向将军请罪。”
木户文生颔首一笑,没有说什么,大久保隆升踏上木屐,缓缓离去了。
“怎么办,事情闹成这个样子?”后藤信纲没有走,反而问道。
木户文生摇摇头,没有说话,后藤信纲起身,仔细查看了这间小茶室,才是返回,坐在了木户文生的对面,撕下一页纸,写上几个字:未能及时控制大久保,是我的过错。
木户文生看过,把纸条点燃烧掉,他也写了一张纸条:未必是坏事,可借此观中国之态度。
“社团大业,若毁于此事,我亦切腹谢罪。”
“社团之事仰仗于你,后藤君不可乱来,静观其变。”
在木户文生与后藤信纲以笔代言的时候,关于他们所在组织的情报资料已经摆在了皇帝李君华的案头。二人属于日本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——维新社,而这个政治组织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。
日本与帝国相邻,帝国的崛起必然对日本造成巨大影响。
倒幕战争彻底打破了日本的封闭,日本施行了几十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被彻底解除,德川幕府对日本的全面统治也宣布结束了。当时幕府势微,西南诸藩崛起,帝国影响力充斥日本,还在日本沿海打造了九个自治城市。
而帝国十年开始的日本内战,让日本的分裂更为明显,旷日持久的战争摧毁了日本的旧秩序,等内战结束的时候,日本上上下下达成了一个共识,那就是日本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地步,不然就会亡国灭种。因为日本把这两次战争当成了帝国吞并日本的前期准备,下一次战争,帝国就会像吞并朝鲜一样吞并日本。
由此,日本的统治阶级和有识之士展开了各种讨论,但在如何改革的问题上完全达不成一致,基本分为了四派。
德川幕府属于中央集权派,其认为日本想要摆脱被吞并的命运,顺势崛起,就必须要建立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,最好是法国那一类的绝对君主制度。
西南诸藩在倒幕战争之后,与帝国展开了全面的关系,融入了帝国的经济体系,他们先是建立的关税同盟,继而在政治上倡导建立贵族共和体制。尤其是在日本内战结束后,这一设想基本定型。
原因很简单,在日本内战中,幕府凭借巨大的体量压制住了西南诸藩,而且此后的中央集权改革卓有成效,西南诸藩担心下一次战争会被吞并,所以主张以大名共和的方式与德川幕府融合。
作为第三股势力的,盘踞在四国岛的三本枪在日本内战期间,曾经激进的提出日本像朝鲜一样加入帝国,在受到全面反对之后,又想单方面加入帝国,当然,类似的构想现在已经没有了,尤其是在外藩改制让三本枪势力清醒。
帝国吞并领土,最好是要地不要人,次之是要民不要官。连当初为帝国打天下的外藩都改制了,三本枪担心融入帝国地位不保。现在三本枪只是想做帝国在日本的代理人。
而随着日本开国,日本已经诞生了第四股政治势力,这些人包括自治城市里那些获得政治权力的和议众、商人阶层、工商业主和市民阶层。
维新社的主要成员就是来源于这部分势力,原因就在于,幕府、西南诸藩和三本枪的改革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维护武士阶层的利益。就以德川幕府为例,在内战前后的改革里,事事处处学习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,但唯独没有学习科举制,所有的官员都是从御三家和旗本武士之中选拔。他们排斥其他阶层和其他势力。
维新社只有共同的诉求,没有政治纲领,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,而且还未掌握实权。
他们的诉求就是保护日本的独立自主,促进日本的崛起。这个政治组织以资产阶级为主,具有民族主义的特性。在日本国内唯幕府和三本枪不容,在西南诸藩也受到限制。
而维新社内部也没有共同的理念,有人主张王政复古,大政奉还,迎天皇灭幕府。也有人主张实现共和。而全面中国化的理念也被很多人所接受。
“造成如此局面,是微臣失职.........。”负责外务的赵文廷到了御前,也只有请罪罢了。
李君华却说:“要你来,不是治罪的。你对日本维新社了解多少?”
“基本了解,若再详细,或最新情况,怕还是要问亚洲司那边。”赵文廷说。
林君弘则是说道:“现在已经确定,大久保隆升大嘴巴应该是一个意外,但引发如此舆论浪潮,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。安全局可以确定,维新社给部分报社提供资金,促成了这件事。”
论其对维新社的了解,安全局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,因为维新社一开始就是安全局扶持的,为帝国提供各类情报的。
赵文廷问:“维新社支持?他们想干什么?”
“这要问你呀。”林君弘无奈。
这其实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,维新社有一点很确定,那就是倡导幕府与帝国关系正常化,继续开放,加大贸易。这样日本的资产阶级也是受益的,日本的国家与民族安全也能得到保障,而一手制造了这样一次舆论事端,怎么看都是在拆德川幕府的台。
“或许只是某一派系的人所为。”
“动用了不下十五万银元,维新社里什么人有这等能量呢?”林君弘问。
7017k